什么是“文化”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20-07-06|浏览次数:
“文化” 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从狭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的知识、智力、情感、修养、艺术、教育、科技等内容。“文”的本意是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引申为文字、文章、文采,也用于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就是“教化”的意思。
西方 “文化”(英文culture)本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15世纪以后,人们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逐渐引申出教化、修养、文雅、智力发展和文明等诸多意义。在汉语中,“文化”的本意是“文治和教化"。“文”的本意是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引申为文字、文章、文采,也用于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就是“教化”的意思。因此,“文化”就是指以礼乐制度教化百姓。汉代刘向《说苑》中有“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的说法,南齐王融《曲水诗序》也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之句,其中“文化”均为文治教化之意,可见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都用来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抑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从广义角度将文化分类,有“两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
“四分法”则把文化分为器物、制度、风俗习惯、思想和价值四个层次。器物文化是物态化的文化,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如果我们对这些文化定义进行归纳整理,大概可以得到如下5个不同的含义:
1、文化即知识。在日常用语中,常常把文化知识连用,甚至直接把有知识的人称为文化人。这是一种最常见,也是最狭义的文化含义。
2、文化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思想、观念、精神、价值观等人文素养。有人讲我们不能“有知识没文化”,就是在这种意义上使用“文化”一词的。
3、文化是风俗、习惯、观念和规范形成的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
4、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5、文化是精神文明对人本身的影响和塑造过程,即精神力量对人的教化过程。
除上述定义外,文化还有表现在另外四个方面: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自觉的行为无需提醒;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常为他人着想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