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播报 >

非遗剪纸迎“七一”,传统文化有传承

时间:2020-07-07 | 栏目:新闻播报 | 点击:

原创 奉贤区融媒体中心 上海奉贤
 
关心奉贤大小事,关注“上海奉贤”一手掌握!
 
“七一”来临之际,各地基层党组织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党日活动,来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九周年。在奉贤区青村镇,有一位普通党员,她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结合“七一”主题,制作出实用又美观的剪纸书签,既宣传了党性主题,又传承了非遗剪纸的传统文化。
 
在奉贤区青村镇政府的一楼大厅,有一个共享书架,这几天,职工们来来往往借书翻阅,总能在书中看到一种别致的书签,方便实用的同时,也很精美。
 
原来,这些书签都是钱肖红和她的徒弟两人制作的。钱肖红是青村镇志愿者服务中心的主任,同时,她也是奉贤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奉贤乡土纸艺的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这几天,在她的工作室,她正忙着制作主题书签,设计好图案和文字,慢慢在红色的纸上刻出图案,最后再系上一条流苏,精致的书签就做好了。
 
钱肖红说:“结合我自己的一个特长,把我的特长和我们的学习结合起来,因为现在我们每个月都在阅读一本书、写一篇心得。我在看书的时候就在想,是不是可以结合四史学习 制作一批书签,让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也能有一个非遗的美的享受。” 其实,对一般人来说,长期的刻纸不仅枯燥,而且对颈椎也不好,不过,传统技艺的魅力还是吸引着她坚持下去,闲时,家里养的猫儿、鱼儿、鸟儿,都成了她的创作素材。
 
“之所以学这些是因为我觉得我们的一个文化传统特别吸引人、特别美!”钱肖红说:“我就开始慢慢临摹到制作,到后来我的发现还能结合主题进行创作,这个过程也经历了12年左右。”
 
别看钱肖红刻纸轻轻松松,其实,实践起来还真不容易,“左边一个半圆、右边一个半圆,如果你手法熟练一点,在一个点上转这个纸就行了。但是你一定要保持你手的稳定度,就这样,力气要自己掌握,因为纸的厚薄要自己去掌握。”
 
学习了一年的小方是钱肖红目前唯一的徒弟,她知道,刻好一幅作品是很不容易的。“我一开始觉得照着图样刻应该蛮简单的,但是细节上的东西需要手部力量的,我刚开始不知道怎么用力气,刻出来都是毛毛糙糙的。我师父就教我怎么样用巧劲儿来刻得光滑。”方乐怡说。
 
钱肖红表示,她的使命不仅是要将非遗技艺传承下去,还要通过现代流行的方式、载体,让更多人知道、并参与进来,今后,她也将结合家乡青村的一些元素进行创作。
 
融媒体中心记者:凌姗珊
 
通讯员:阮婷婷
 
见习编辑:吴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