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遗产 >

河北迁西板栗复合栽培系统

时间:2020-06-29 | 栏目:农业遗产 | 点击:

河北迁西板栗复合栽培系统位于河北省迁西县滦河北部山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与立地条件造就了迁西板栗卓越的品质,形成端正均匀、肉质细腻、甘甜芳香、营养丰富的板栗佳果。迁西板栗被宋代诗人晁公溯描述为“风陨栗房开紫玉”,被赞誉为东方“珍珠”和“紫玉”。
    历史上,板栗就是迁西人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并可入药,被称为“铁杆庄稼”和“木本粮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至明洪武年间,形成完善的板栗复合栽培系统。到清末时,产品已在天津口岸出口。现在,常胜峪村还生长着600年的古栗树,全县境内百年古树随处可见。
    迁西板栗复合栽培系统在空间结构上创造出丰富的生态位,广泛开展间作、林下种、养殖等农业生产方式,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相比板栗单作模式,复合栽培系统通过提升土壤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和保护系统内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效改善了局地生态环境。结合传承至今的丰富知识和技术体系,农业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方式。独特的迁西板栗文化体现在日常饮食、祭祀、礼仪等方面,象征吉祥,喻示吉利、立子、立志和胜利。
    然而,矿业发展、劳动力流失和日趋激烈的板栗市场竞争,也威胁着迁西板栗复合栽培系统的保护和发展。迁西县政府正将紧抓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契机,逐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休闲农业发展,使迁西板栗复合栽培系统这一具有重要价值的农业文化遗产焕发新的光彩。
来源:《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编)

相关文章